我们,不忘使命,为辽宁振兴添砖加瓦 热烈祝贺辽宁党建网发表的稿件被国家宗教局网站转发 开启新时代伟大航程 学习贯彻十九大征文 “两学一做”常态化征文通知 两学一做主题征文通知 党建研究中心赴沈阳市儿童福利院慰问 关于开展“盛京杯”我为党旗争辉征文活动的通知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宣传及企业 关于召开“新时期党建工作研讨会”的通知
今天是:2024-05-08 星期三  
>
高校建立“四史”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的实践探赜
来源:辽宁党建网 校园党建 阅读量:5476 发布时间:2023-11-14 20:52
会员登录
  • 用户名:
  • 密码:
登录
新用户注册

大连理工大学 王昕、李长利、邵晨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党的理论建设的又一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可以说,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重任。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已展现出了光明的前景。历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的学习,多次强调要“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文化传承的高地,始终站在党和国家思想建设的最前沿。加强“四史”宣传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途径。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下,高校必须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学好“四史”,汲取力量,坚定信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一、高校开展“四史”宣传教育需要把握的三个维度

高校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应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贯通起来,把握好历史、理论、实践三个维度。

把握历史维度:汲取历史智慧,坚定历史自信。历史自信是一个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也是一个政党深沉而又持久的力量。学习历史,认同历史,才能对党的成就、经验、能力和力量展现自信,对党战胜任何风险挑战和创造新的历史充满信心。坚定的信仰、深沉的情感,需要建构在深刻的历史认知的基础上。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和渗透,对人们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青年学生价值观尚未定型,错误思潮和不良言论的沉渣泛起,极易弱化大学生对历史认知,消解主流价值观,瓦解政治认同,其严重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历史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四史”宣传教育的重点就在于历史观教育,培养科学的历史思维、广阔的历史视野,以系统、科学的理论思维去把握历史的真实,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应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旗帜鲜明地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抵制错误思潮,牢牢把握正确的导向,通过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弄清楚从过去到未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不断走向成功的秘诀,坚定历史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握理论维度:汲取真理力量,坚定理论自信。理论思维和正确思想的指引是一个民族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带领人民群众创新实践,传播、发展、充实、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充分检验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些都为高校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活鲜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教材。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历史教育相结合是我党思想理论教育的成功法宝,也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举措。高校要一以贯之将“四史”与理论宣传阐释有机融合,深入宣传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心中,深刻体悟到“两个确立”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特别是年轻的党员干部师生,既肩负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任务,也肩负着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的神圣使命,要通过学习“四史”,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实践的肯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

把握实践维度:汲取实践经验,坚定道路自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魅力就在于其自觉的实践性。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才能永葆科学理论的开放性和深刻性。毛泽东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世情国情的契合过程,就是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四史”的本质,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历史。高校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就要引导党员干部广大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更加客观地认识世界各国所选择的道路。更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托起民众幸福、铸就千秋伟业的康庄大道,更加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必然性、合理性。“四史”宣传教育必须与中心任务和本职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思想的敏锐性、工作的前瞻性、落实的穿透性、斗争的彻底性。将“四史”宣传教育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学习实践的动力、举措和成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考出好成绩。

二、高校开展“四史”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的路径

高校构建“四史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加强组织领导、突出理论引领、用好红色资源、注重实践锻炼、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协同发力,一体推进,着力提升“四史”宣传教育的力度、高度、厚度、温度和热度,确保常态长效。

加强组织领导,培养把握大局大势的政治自觉。“四史”宣传教育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和很深远的政治意义,需要形成党委把关领导,职能部门策划组织、学部学院具体落实,上下贯通、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应将“四史”宣传教育纳入单位年度党建工作安排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同步推进。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党员干部教育相结合、与师德师风培育相结合,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和示范引领,实行“建立“党委主责,党支部主体抓,党员带动示范”三级宣传教育机制。建立一支由党政领导干部、思政课教师、党务工作者、辅导员等组成的“四史”宣讲队伍。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发挥先导作用和辐射效应,规范开展“四史”学习。广大教师学好“四史”这门“必修课”,将“四史”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道德素质、增长知识才干、培养奋斗精神”为导向,打磨思政课程精品,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双目标。发挥“四史”和“大思政”同频共振的合力作用,点燃学生们信仰的火种,滋养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初心与使命。

突出理论引领,增强捍卫追随真理的理论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学习“四史”,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眼光观察认识不断变化的世界,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整合完善已有的理论武装培训体系、载体以及制度。列出年度重点书目,坚持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原文,重点学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其理论精髓、科学内涵。做好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吸引党外师生力量,形成党员带头,全员参与、整体提升的格局。创新形式,提升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覆盖面,以论坛讲座、参观调研、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本单位网站、公众号、报刊等不同宣传载体上开辟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专栏,推出理论文章、报告文学、基层故事、活动纪实等不同的题材的内容,增强理论宣传的广泛性和感染力。

用好红色资源,厚植赓续历史文脉的文化自觉。文化在历史中形成,随着历史发展而积淀,历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支撑。高校以“四史”学习为引擎,增加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一是,注重学校历史文化的挖掘。多方挖掘具有代表性、影响力、体现学校特色的红色素材。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展现存本校的革命文物、红色资源的研究阐释、综合赋能等工作。推动历史研究、宣讲向基层扎根,进一步完善校史、院(系)史、专业史的编纂工作。使师生对学校精神形成鲜活的认知,进而转化为内在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动力。二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实现活动联办、资源联用。结合本地革命遗迹,重要人物、事件等红色资源在师生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三是,动员党员干部、师生积极讲“四史”,以身边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以及个体命运改变的微观事例印证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注重实践锻炼,筑牢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自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在“四史”宣传教育中要深刻感悟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宝贵经验,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导向。坚持学“四史”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与破解学校体制机制障碍结合起来,与解决广大师生急难愁盼问题结合起来,与为高校内涵式发展积蓄动能结合起来。党员干部要立足本岗位职能任务,办好民生实事上见成效,在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见成效,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上见成效。广大教师学要以正心,立德固本,践行党的教育方针,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把贯彻“五育并举”落实“三全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不懈追求,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青年学生要踊跃投身社会实践,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发展成就观察、参与基层治理,服务乡村振兴,在实践锻炼中练就过硬本领,树立为民情怀。

健全保障机制,推动形成四史宣传教育的行动自觉。建立长效化的评价考核机制、成效检测机制和激励表彰机制。在开展“四史”宣传教育评价考核机制中,合理设置考核指标与权重,增强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推动“四史”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传递责任压力、提供内生动力。把党员干部、教师、学生“四史”学习情况与民主评议党员、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等相结合,促进工作落实落地。建立“四史”宣传教育成效检测评估机制,跟踪掌握“四史”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情况,及时进行评估反馈,以推进“四史”宣传教育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开展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四史”宣传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形成长效制度机制。在激励奖罚机制中,要制订“四史”宣传教育在理论研究、社会实践、经费支持、人员配备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同时,加强对“四史”宣讲员队伍的选拔和培训,突出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定期奖励优秀,表彰先进,调动宣讲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本文系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2021年度高校党建重点课题《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GXDJ-ZD003)、大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23年度课题重点课题《新时代高校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dlskzd085)、大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23年度课题重点课题《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视角公职人员精准廉洁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dlskzd225)、大连理工大学2022年纪检监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高校廉洁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研究》(项目编号:DUTJW[ZD]2022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1.王昕,辽宁大连人,硕士,大连理工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助理研究员,党委组织员,主要从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 李长利,黑龙江双城人,硕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助理研究员,基层党建工作室主任,主要从事基层党建和组织人事工作研究。

3.邵晨,辽宁大连人,硕士,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研究。


【责任编辑:张健】

【审核:树林】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求是网 | 学习强国 | 中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 | 辽宁纪检监察网 | 北国网 | 北京组工网 | 上海基层党建网 | 长白山先锋网 | 龙江先锋网 | 数字平台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工作人员
辽ICP备2021003851号-2 辽公网安备21010202000803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五马路228号(辽宁党刊大厦)电话:024-23128410 Email:lndangjian@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24 辽宁党建网 All Rights Reserved